句(其十二)

江山风月依然在,何日重来再盍簪。

形式: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句(其十二)》。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道德教诲,这首诗也不例外。

“江山风月依然在,何日重来再盍簪。”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江山依旧,风月长存,自然界的美景仿佛永恒不变。然而,诗人却在感慨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共赏这美好的景致。这里的“盍簪”原意是指聚会时互相插戴帽子以示尊重,这里借指再次相聚。诗句中流露出的是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相聚时刻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三)

将军岩上插双笔,将军岩下泉泌泌,域中状元次第出。

形式:

句(其十四)

紫云阜云堪舆家。

形式: 押[麻]韵

句(其十五)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形式: 押[微]韵

谁与深春共憔悴,隔江一树紫桐花。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