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建昌冯明府》由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通过描绘冯明府辞官归隐的情景,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引出冯明府的相似行为,暗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接着,“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进一步点明了冯明府的具体行动,强调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表达了对冯明府的赞誉,认为像他这样的贤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体现了对古代隐士文化的认同。接下来,“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冯明府的廉洁正直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描绘了冯明府归隐后的居住环境,山水环绕,环境清幽,象征着他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最后,“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表达了冯明府在宁静的秋日里,与友人饮酒赋诗,享受着超越古代圣贤的闲适生活。
“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指出当地百姓正在谈论冯明府的事迹,表明他的影响力和声誉。而“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则表达了对冯明府政绩的认可,认为他的美德和政绩已经深入人心,无需额外的纪念物来证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明府辞官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他高尚品德和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