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古人制车观转蓬,学剑偶得白猿翁。

孰知牺卦本心画,不待龙图出贝宫。

人言造字始仓颉,我意定礼由姬公。

乾坤玄象焕昭晰,浑沌白昼开溟濛。

川流山峙俨高下,日升月没恒西东。

自然书法良亦显,何物世俗拘未通。

纷纷墨池疲岁月,往往白发犹儿童。

长安高僧笔成冢,北邙大官碑作丛。

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

呕心苦购墓中物,刮目未睹吴下蒙。

钩摹点勒事剽窃,毫分缕析论拙工。

仲尼阳虎貌则似,叔敖优孟行不同。

岐山周鼓昧真赝,泗水夏鼎迷始终。

岣嵝云深宵露湿,峄阳火烈寒烟空。

鸿都石经变愈下,苦县枣刻肥失中。

壶也独出超万汇,凤兮一鸣瘖百虫。

胸中况复有丘壑,物外久已无樊笼。

蹇予涉世遘多难,学道劳生讵有功。

一卧山林秋草绿,十年湖海战尘红。

从公千里访真诀,守雌毕竟谁知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方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为明代诗人童冀所作。诗中以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世俗的拘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推崇和对创新精神的反思。

首句“古人制车观转蓬,学剑偶得白猿翁”,借古人制车学剑之事,引出对古人智慧的赞美。接着“孰知牺卦本心画,不待龙图出贝宫”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古人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而非依赖于外在的符号或权威。

“人言造字始仓颉,我意定礼由姬公”两句,对比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历史叙述与作者自己的见解,暗示了对传统知识体系的重新审视。接下来的“乾坤玄象焕昭晰,浑沌白昼开溟濛”描绘了宇宙的秩序与光明,与后文世俗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川流山峙俨高下,日升月没恒西东”描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强调了自然法则的普遍性和不可违背性。“自然书法良亦显,何物世俗拘未通”则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崇,以及对世俗规则的质疑。

“纷纷墨池疲岁月,往往白发犹儿童”反映了对传统艺术创作的艰辛与持久性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传承者的尊敬。“长安高僧笔成冢,北邙大官碑作丛”通过对比高僧与大官的艺术成就,突出了精神追求与物质地位之间的差异。

“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指出自古以来艺术风格的演变,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呕心苦购墓中物,刮目未睹吴下蒙”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品的珍视与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钩摹点勒事剽窃,毫分缕析论拙工”批评了艺术创作中的模仿与机械分析,强调了原创性和艺术表达的独特性。

“仲尼阳虎貌则似,叔敖优孟行不同”通过历史人物的比较,强调了个性与风格的重要性。“岐山周鼓昧真赝,泗水夏鼎迷始终”探讨了艺术作品的真伪问题,以及对历史记忆的辨识。“岣嵝云深宵露湿,峄阳火烈寒烟空”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激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鸿都石经变愈下,苦县枣刻肥失中”反映了古代文献的变迁与保存问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壶也独出超万汇,凤兮一鸣瘖百虫”通过比喻,赞扬了某些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影响力。“胸中况复有丘壑,物外久已无樊笼”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蹇予涉世遘多难,学道劳生讵有功”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难与追求真理的艰辛。“一卧山林秋草绿,十年湖海战尘红”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经历战乱的不同生活状态。“从公千里访真诀,守雌毕竟谁知雄”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敬仰、对现代世俗的批判、对艺术创新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变迁的感悟。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金陵

六代繁华地,东南第一州。

此身虽未到,清梦已先游。

月淡乌衣巷,天青白鹭洲。

何时一樽酒,同看大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智老寺次韵

上方人不到,岚气晓氤氲。

鸟道初无路,僧居半是云。

青山空色相,流水悟声闻。

扰扰红尘客,畴能为解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吴节妇诗卷

四海归无地,一身从所天。

白头终一死,青史可千年。

素节冰霜凛,高名日月悬。

纷纷圭组客,泯没欲谁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小画

春来常早起,幽事静中多。

采药行林影,看云坐涧阿。

柴门依水竹,茅屋带烟萝。

却忆随朝者,严城散晓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