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早晨告别周地的人们,傍晚投宿在郑国的土地。
异乡没有同乡朋友,孤独的旅客只能亲近仆人。
远离了宛城和洛阳,秋雨连绵使平原变得阴暗。
农夫在草丛边归来,村里的小孩冒雨放牧。
主人住在东边的高地,时常能看到环绕着茅屋的庄稼。
纺织的妇人感叹织机的寂寞,麻雀喧闹着稻谷已成熟。
明天将要渡过京水,昨晚还停留于繁华的金谷园。
此行要去何处,奔赴偏远边境只为微薄的俸禄。

注释

朝:早晨。
周人:周地的人。
辞:告别。
暮:傍晚。
郑人:郑国的人。
宿:住宿。
俦侣:同伴,朋友。
孤客:孤独的旅客。
僮仆:仆人。
宛洛:宛城和洛阳。
秋霖:秋天的连绵雨水。
晦:昏暗。
田父:农夫。
草际:草丛边。
归:归来。
村童:乡村的小孩。
雨中:在雨中。
牧:放牧。
东皋:东边的高地。
时稼:时常看到的庄稼。
茅屋:茅草屋。
机杼:织布机,代指纺织。
悲:感叹。
雀喧:麻雀的喧闹。
京水:古代河流名。
昨:昨晚。
金谷:金谷园,古代名胜。
欲何言:想要说什么。
穷边:偏远的边境。
徇:追求。
微禄:微薄的俸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感慨。开篇"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便设定了诗人的行踪,他在早晨告别了周地的人们,晚上投宿于郑州。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转换,展示了诗人不断移动却又不得不停留的旅途生活。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中的"他乡"二字,已足以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这里的"绝俦侣"意味着在异乡没有同伴和知己,只能依靠仆从为伴,这种情形显得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中,宛洛指的是洛阳城,但这里的"望不见"可能并非物理上的看不到,而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和渴望。秋天的连绵细雨使得天气朦胧,这种景象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这两句则转向了农村生活的描写。田父是在田野劳作的人,他们在草丛间归家;而村童则在雨中放牧,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也映照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中的主人可能是指提供住宿的人,他们在东边的高地上,时而修理围绕着茅草屋舍的庄稼。这两句通过对主人和他居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一种羡慕。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则是通过自然界的声音来传递情感。虫子在织布机上发出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孤独和哀伤,而鸟儿在成熟的谷物中聒噪,则反映了自然界的丰收与喜悦,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的悲凉心境。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中的"明当"意味着将要到来的时间,而"渡京水"则是指即将离开这里前往京城。"昨晚犹金谷"则是在提醒自己昨夜还在金谷,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行程的不断推进和无常。

最后,"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面对即将到来的旅途,诗人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只能在穷苦的边疆地区寻找微薄的俸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寄崇梵僧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崔兴宗写真咏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其一)

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侧闻尘外游,解骖?朱轮。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汎舟过东邻。

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

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