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沼所作的《哭英卓今(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追忆。
首句“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诗人回忆起往昔与英卓今的交谈,感叹人生有始有终,既有坚贞不屈之时,也有脆弱易逝之刻。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他认为,只有超越物质世界,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然而,“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诗人虽然内心渴望超脱,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遗憾,愿望无法实现。
“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两句,诗人自述创作状态的变化。随着时光流逝,新诗创作变得日益懒散,而书法技艺却暂时有所提升。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情感波动时的心态变化。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是对英卓今才华的赞美。在年轻时,他就展现出非凡的书法天赋,当时的世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最后,“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表达了诗人对英卓今书法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其早逝的惋惜。他希望学习英卓今的书法,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感叹命运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