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
冻瓶粘柱础,宿火陷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
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寺院的宁静画面。开篇“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幕:阳光把温暖洒在覆盖着白雪的西山上,而老僧这才推开寺门,给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淡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冻瓶粘柱础,宿火陷炉灰”两句,则描写了冬日里物象的冷清与沉寂。冻瓶粘在柱础上,显示出寒冷的气温;而宿火已陷入炉灰之中,透露出一天即将结束的迹象。
诗人随后笔触转至“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两句,这里的童子可能是寺院中的一个小沙弥,因病而不得不离开这片静谧。鹿麑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野趣和生机,但同时也强化了冬日的寒冷气氛。
最后,“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两句,通过寺院中传来的一阵斋钟声,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枝头栖息的鸟儿,则因避寒而飞至屋檐下的平台,这不仅是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隐喻着生命在严冬中寻求温暖的本能。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通过对寺院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静谧与孤寂生活的向往和感悟。
作品:《将箴》留诗三首
唐朝僧人,幼通经纶,性识超悟,尤喜草书,初学张旭,久而精熟,有意外之妙。
溪翁居处静,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露白草犹青,淮舟倚岸停。
风帆几处客,天地两河星。
树静禽眠草,沙寒鹿过汀。
明朝谁结伴,直去泛沧溟。
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
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暮鸦不噪禁城树,衙鼓未残兵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