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

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

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一夜之间,沧浪之地雷声大作,接着是连绵不断的雨水降临。
农民们忧虑的是长期干旱,更别提新开的花朵尚未盛开。
书生我狂放不羁,常常担忧国家大事,即使在太平盛世,也不愿被埋没才华。
儒学馆和官署中的官员都是国家栋梁,他们喜好吟诗作赋,歌颂盛世安康。

注释

沧浪: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江河。
鸣雷:打雷的声音。
农家:农夫或农户。
久旱:长时间的干旱天气。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狂妄:此处指书生的豪情壮志。
飘零:流离失所,形容境遇不佳。
儒馆:古代教育机构,教授儒家经典的场所。
尉曹:官职名称,古代官署中的低级官员。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康哉:赞美语,表示盛世安宁。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二月十日经历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欣喜之情。首句"沧浪一夜起鸣雷",以生动的景象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雷声在深夜中响起,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接着"雨阵因之续续来"进一步描绘了雨势的连绵不断。

诗人关注民生,"所病农家成久旱"表达了对农民长久干旱的忧虑,这场雨对他们来说犹如甘霖。他并未止步于此,还思考到"未论花事有新开",即这场雨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将带来新的生机和花开的希望。

诗人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书生狂妄常忧国",他自谦为书生,却怀抱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在这样的盛世,他虽身处飘零之中,但坚信"圣代飘零岂弃才",才华不会被忽视。

最后,诗人以对朋友李纯教授和尉曹的赞美收尾,"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赞扬他们在国家治理和文学创作上都是杰出的人才,共同歌颂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人风骨。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二月十四日发潮后作

归路今无几,春风半已经。

潮回知岸远,雪积见山青。

问欲从渔父,明当访客星。

未须伤偪仄,那敢怨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二月六日雨中简诸君

人言好雨知时节,红白纷纷柰若何。

田父相呼稻当种,园官语我菜添科。

日长燕子自无事,渚涨桃花思汎波。

寄谢同参二三老,未妨乘间数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二月初二日二首(其二)

所见与所闻,豪华同贱贫。

寒时端有独,温处乃能均。

幸止药饵费,深知天地仁。

流行代斯有,不必嫁诸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初二日二首(其一)

去岁不作疟,今年乃病温。

初无一床卧,但有小舟蹲。

未怕黄州鬼,唯忧楚国魂。

明朝强撑拄,摇兀到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