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还未列麒麟画,旧德犹怀鸾凤栖。
共问翰林今孰似,凛然眉宇染风㙠。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句“生还未列麒麟画”,以“麒麟画”比喻显赫的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被载入史册的英雄之遗憾与惋惜。接着,“旧德犹怀鸾凤栖”一句,通过“鸾凤栖”这一形象,赞美了先贤的高尚品德如同鸾凤般高洁,即使时间流逝,其美德仍被怀念。
“共问翰林今孰似”一句,将话题转向当代,提出疑问:当今是否有谁能与历史上的文士相媲美?这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暗含着对当代文人的一种期待与挑战。最后,“凛然眉宇染风㙠”描绘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质,仿佛是那些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即便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力量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当代文人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情怀,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品格与时代精神的思考。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天公作意轰雷霆,风雨骤至神如兵。
翻手为云只俄顷,举头见日尤精明。
蚁君一战方奏凯,鸠妇复还已和鸣。
税驾欲投佳处所,林间隐隐疏钟声。
凉秋野趣已萧骚,方驾看山念我曹。
十日空归才每下,一篇来况曲弥高。
词华若我惭雌霓,笔力惟公掣巨鳌。
欲作歌诗兴协律,清朝今日有王褒。
阅尽千峰不惮劳,归来文墨厌官曹。
浮槎问汉秋期近,埋剑冲星夜气高。
那复精思如吐凤,初无壮志欲乘鳌。
诗坛轩轾归题品,滥得阳秋一字褒。
纷纷吏道誇吹毛,未肯留心效此曹。
象齿好辞降二妙,鲈鱼归思羡三高。
吟毫未秃一千兔,诗轴须联十五鳌。
敢道严霜起中夏,益知趁韵有龙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