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风软荻花秋,客散江亭雨未休。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秋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与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首句“洞庭风软荻花秋”以洞庭湖的宁静秋景开篇,轻柔的风与飘落的荻花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下来,“客散江亭雨未休”一句,将视线转向江边的亭子,客人已散,只有雨水在不停歇地下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南去北来人自老”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对比南来北往的人们,表达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无论是南行还是北往,人们都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老去,这种自然规律无法避免,也难以把握。最后,“此中离恨两难收”则点明了诗的主题——离别之痛。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内心的离愁别恨总是难以完全释怀,它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人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离别痛苦的深刻思考。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八月霜飞柳遍黄,鸟鸣山馆客思乡。
十年马足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洛阳犹自有残春,水北原南草色新。
山酒一卮歌一曲,不能回避看花尘。
千里江山一梦回,悔缘名利入尘埃。
年光到处皆堪赏,谁与愁眉唱一杯。
春风寂寞旆旌回,两度天涯地角来。
重到笙歌分散地,与人头上拂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