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

细嚼芳英清肺腑,离骚一语传千古。

灵均去后谁知心,幸有柴桑人作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翻译

细细品味花香,净化肺腑
屈原的一句话流传万世

注释

细嚼:慢慢品味。
芳英:芳香的花朵。
清肺腑:净化内心。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
一语:一句名言。
传千古:流传千百年。
灵均:屈原的别名。
去后:去世之后。
谁知心:谁能理解他的心意。
幸:幸运的是。
柴桑人:指陶渊明,他曾居住在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
作主:主宰或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独特鉴赏。

"细嚼芳英清肺腑"一句,表达了诗人细细品味菊花之美,以至于感觉到这种美好似乎能净化内心。"芳英"指的是菊花,这里用来形容它的美丽。"清肺腑"则是比喻,用以形容内心的清澈。

"离骚一语传千古",此句中"离骚"即《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著称。这里借用《离骚》来强调菊花之美能被后世所传颂。

接下来的两句"灵均去后谁知心,幸有柴桑人作主"。"灵均"是屈原的字,他投江自尽后,人们常用此名纪念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而这种理解往往难以为旁人所知。幸而有如柴桑(古代地名)的人能领会其深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而且通过菊花抒写了对美好事物独特感悟与理解的无奈和孤独。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古代贤者屈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能够通晓自己心境者的庆幸。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二)

凡卉徒妖迥不同,输渠篱下自丛丛。

趋时未肯隐君子,毕竟依然带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其七)

战伐已闻初卸甲,耘耔却喜近添丁。

明年小稔应堪望,雪后平畴宿麦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其五)

尝稻翻匙誇白雪,腰镰荷担刈黄云。

逢人谩说空辛苦,偿债输官费九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其四)

趁雨足时翻畎亩,插秧遍后便耔耘。

愿天频把甘霖霔,伫看丰年万顷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