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行

溧阳渺渺红尘杳,讼牒簿书何日了?

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

政出多门空扰扰,休誇金印大如斗。

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

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

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石砚行》由元代诗人元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砚的珍贵与诗人的生活情趣。

首句“溧阳渺渺红尘杳”,以溧阳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清静的心态。接着“讼牒簿书何日了?”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繁琐政务的厌烦,渴望摆脱官场束缚的心声。

“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忙碌至夜深仍未能休息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而“政出多门空扰扰,休誇金印大如斗”则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虚伪,讽刺了那些追求权势的人。

接下来,“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诗人通过对比古人对砚台的珍视与现代官场的浮躁,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紧接着“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一句,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贫困中也坚持自我,以石砚为伴,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对艺术的热爱。

最后,“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诗人想象自己卸下官职,与仆人一同离开官场,回归自然,以浓墨香纸赋诗于溪边,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淮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3)

元淮(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 字:国泉
  • 号:水镜
  • 籍贯:抚州临川

相关古诗词

小满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访屏风山

独出南关访翠微,钟楼佛阁霭霏霏。

草根缚笔题墙了,更与山僧伴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人日书怀

丽日池塘冻水消,嫩红娇白见芳苗。

郊原雪霁东风软,篱落梅残碧玉彫。

便好踏青穿细草,不妨携酒骤鸣镳。

遥怜九曲沙堤畔,多少鹅黄上柳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春词

绣被春寒掩翠屏,家常只系石榴裙。

鲛绡误落花砖上,旋向沉香火上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