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友

西子湖头二月槎,到来剥啄日将斜。

主人原是孤山鹤,长定花时不在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友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西湖的美景与访友时的微妙情感。

首句“西子湖头二月槎”,以“西子湖”点明地点,即杭州西湖,正值二月春色正浓之时,湖面上漂浮着木筏,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这里的“槎”字,既指木筏,也暗含了诗人乘舟游湖的情景,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动态感。

第二句“到来剥啄日将斜”,“剥啄”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敲门声,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回应。随着日光渐斜,时间的流逝,访客的期待与紧张情绪跃然纸上。这一句通过声音和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待主人归来的氛围。

接下来,“主人原是孤山鹤”,巧妙地将主人比作孤山上的仙鹤,既体现了主人的高洁脱俗,又暗示了其隐逸的生活态度。孤山鹤的形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长定花时不在家”,揭示了主人不在家的原因——他正享受着花期的美好,或许是在山林间欣赏春花,或是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主人生活的羡慕,也流露出访客对未能与主人共赏春色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访友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

谢泰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天愚山人。明崇祯十年进士。任广东番禺知县,捕盗息讼,多所建树。升工部主事,为人中伤,谪为福建幕僚。南明隆武时为兵科给事中。入清称病不仕。生平手抄经史百余卷,诗文皆直抒胸臆。卒于康熙五年十二月中。有《天愚山人集》

  • 字:时望
  • 籍贯:明末清初浙江定海
  • 生卒年:1598—1667

相关古诗词

饮同寅周石拙斋偶题其壁

卐字阑干一字无,如君对我捋长须。

中原别有关心梦,消得潇湘酒半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九月己未,不宜闻雷,夜忽大震,正尔整衿危坐,一雁过檐,书示周子圣生

秋声已老尚闻雷,独雁横天放胆回。

只道湘江书易湿,故人风雨夜豋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湖杂兴(其一)

露冷芙蓉色不红,孤山无限老梧桐。

当时油壁车前路,犹在西陵风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西湖杂兴(其二)

欸乃渔歌杜若洲,露寒灯火不知愁。

朝朝尽醉馀杭酒,厌薄楼船歌舞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