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

天上归来,司命醉馀,家人合迎。

讶蒙庄书幻,神原号髻,诺皋志怪,童亦名铏。

难觅黄羊,只斟绿蚁,小市箫声唤买饧。

寒宵尽,早踞觚语好,黔突春生。瓣香脉脉通灵。

诉口腹寻常累不轻。

叹火需朋举,常如僧饭,釜非嫂轑,那羡侯鲭。

避炀何人,先炊有典,一饱无求掩竹扃。

吾侪事,向山空岁晚,稍理遗经。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烟火与神仙世界的交织,以及对生活琐碎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开篇“天上归来,司命醉馀,家人合迎”,以神话色彩浓厚的场景开始,司命在酒醉后归家,家人准备迎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讶蒙庄书幻,神原号髻,诺皋志怪,童亦名铏”几句,引用庄子、诺皋等古代文献中的故事,将现实与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难觅黄羊,只斟绿蚁,小市箫声唤买饧”描绘了一幅市井生活的画面,黄羊难以寻觅,只能品尝绿蚁酒,市集传来箫声,唤起人们购买糖饧的欲望。这些细节描绘出生活的平凡与乐趣,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不易与追求。

“寒宵尽,早踞觚语好,黔突春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找到温暖与乐趣,春意盎然的黔地,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瓣香脉脉通灵,诉口腹寻常累不轻”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祭拜祖先、祈求神灵保佑,表达对生活的敬畏与感恩,同时也不忘生活的艰辛与劳苦。

“叹火需朋举,常如僧饭,釜非嫂轑,那羡侯鲭”这一段,诗人感叹生活需要互助与分享,如同僧侣的简单饮食,而非羡慕富贵人家的奢华。这反映了诗人对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避炀何人,先炊有典,一饱无求掩竹扃”则提到避难之人,先贤的智慧与典故,以及满足于简朴生活的精神境界,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最后,“吾侪事,向山空岁晚,稍理遗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即使在岁月的尽头,也要回顾历史,整理文化遗产,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展现了厉鹗对生活、自然、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

安稳閒房,仗尔平生,寝兴载司。

记窗横窥月,情柔似水,屏遮听雨,鬓改成丝。

金尽低颜,玉存暖老,渐近横陈嚼蜡时。

吾衰矣,但摸棱不管,趺坐偏宜。一杯酌尔休辞。

想此夕殷勤也合知。

笑放怀物外,年年梦蝶,求官何处,日日支龟。

早起虽慵,春来更健,睡法希夷好护持。

宁须羡,设沈香八尺,花下频移。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疏影.小玲珑山馆赋絮影

飞绵近远。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

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

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

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

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

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形式: 词牌: 疏影

一剪梅.立夏后一日同人集晚清轩补作送春之会

吟鬓萧疏客梦轻。春尽忘情,春去关情。

问春去了几何程。鸠作双声,燕作双声。

樱笋盘筵理旧盟。芳夜心争,凉夜心争。

绿阴便是短长亭。歌趱春行,酒驻春行。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摸鱼儿.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

扫千红、已随流去,绿云南浦偷换。

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青盖软。

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全舒尚卷。

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含忆又含怨。

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采香休道来晚。

粉红未逐薰风嫁,扇底且藏娇面。珠倒溅。

听聚雨声声、谱入歌喉啭。吟骚意懒。

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