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忆长安十首(其二)》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长安的回忆和对苍蝇的描绘。"长安忆,其次忆苍蝇"开篇,直接点题,长安作为历史上的重要都城,诗人首先想到的是它,而苍蝇则成为其次的记忆对象。"十万八千随处是"形象地写出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仿佛苍蝇数量众多,无所不在。"囋头嘬耳又呼朋"通过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苍蝇的活动状态,它们在耳边嗡嗡作响,还成群结队,显得颇为烦扰。最后以"佛见也须憎"收尾,暗示连佛祖见到这样的景象也会感到厌恶,强化了对长安市井生活的厌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独特,通过苍蝇这一小物象,反映出诗人对长安生活的深刻记忆和微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