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羚羊峡

清流凡几曲,两岸尽蒹葭。

但见山形合,宁知溪路斜。

峰阴时作雨,水气晚蒸霞。

古树飘霜叶,惊涛溅雪花。

密竹藏樵路,垂萝系钓槎。

倘因渔父去,还见有人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羚羊峡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峡谷的自然之美。首句“清流凡几曲”,开篇即点出水流蜿蜒曲折的特点,暗示了峡谷的幽深与复杂。接着“两岸尽蒹葭”一句,通过蒹葭的生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氛围。

“但见山形合,宁知溪路斜。”这两句转折,从水面转向山峦,强调了山与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暗示了行进中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接下来,“峰阴时作雨,水气晚蒸霞。”描绘了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水汽在傍晚凝聚成霞光,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神秘与诗意。

“古树飘霜叶,惊涛溅雪花。”这两句将视角拉回水面,通过飘落的霜叶和溅起的雪花,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通过“惊涛”一词,暗示了水流的汹涌与力量。

最后,“密竹藏樵路,垂萝系钓槎。”描绘了峡谷中的另一番景象,竹林掩映的小径,垂下的藤蔓仿佛在指引着钓鱼人的道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羚羊峡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水西别业

小筑东林下,花深地转偏。

楼前一泓泻,城上众山连。

水漾晓峰翠,鸟啼东岸烟。

野葵留客饭,石榻借僧眠。

落叶承趺坐,浮花学钓船。

因知会心处,不必五湖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其一)

柳条将荇带,隔水故相牵。

欲采芙蓉赠,仍愁不见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其二)

藁砧原自在,不是野鸳鸯。

纵有忆君意,其如水一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水西寓目同梁幼宁明府赋(其三)

含笑掩罗襦,佯羞入深竹。

漫劳赠妾辞,不解迎郎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