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七)

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

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

形式:

翻译

远处山峦的雪啊,如同毛发渐渐变得苍白,深谷的秋天啊,眼神中闪烁着寒冷的碧绿。
流水和云雾象征着佛法之光,丛林的修行事业延续着祖辈的血脉。
织布的龙梭和精致的锦机,还有金刀和玉尺这样的珍贵工具。
在红尘修炼中找回自我,让万物和谐共处,与天地同在。

注释

远山之雪:比喻岁月的流逝。
发毛衰白:形容人老去。
大壑之秋:深谷的秋天。
眼棱寒碧:眼神如秋水般清冷。
佛世之灯:象征佛法的指引。
丛林事业:指佛教修行。
祖宗之脉:家族或宗教传统的延续。
龙梭锦机:织布工具,象征勤劳和技艺。
金刀玉尺:贵重的测量工具,代表精细和尊贵。
诸尘三昧:修行中的觉悟。
还我自由:找回心灵的自由。
二仪万像:天地万物。
与宅平出:与天地齐平,融入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以雪山比喻禅师的智慧和岁月的沉淀,白发象征着他的修行历程。"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则以秋天的深潭形容禅师洞察世事的锐利眼神,寒碧映照出内心的清明。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将禅师比作照亮世间迷途的明灯,他的信仰如同江河湖海般广大无边。"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强调禅宗传承的重要性,他延续了祖辈的教诲与精神。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运用织布的意象,象征禅师在修行中编织生命的经纬,金刀玉尺则代表他对佛法的严谨与精进。"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将宇宙万物与禅师的心境相提并论,意味着他达到了与天地同化的境地,他的存在与世界和谐共存。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的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哲理韵味。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九)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十四)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应无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识者,便与开拳。

形式: 押[先]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一)

白发颅上,青瞳眉底。雪点疏林,秋明野水。

万像自相投,一灵还不倚。

默默一尘入正受,历历诸尘三昧起。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四)

像取模画,人成幻化。得失一阄,是非一马。

建立摐摐,权行且且。平贴而安,放荡而野。

科臼弗存,轨仪何暇。饥则餐,饱则罢。

硬而枕,软而藉。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

更问如何,之乎者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