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九)两峰插云

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

记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轻阴。

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

双塔秋擎露冷,乱钟晓送霜清。登临。望眼增明。

沙路白、海门青。正地幽天迥,水鸣山籁,风奏松琴。

虚楹。半空聚远,倚栏干、暮色与云平。

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碧绿的山尖相对,向着烟雾之外,汲取那远处的山峦。
回忆起舞动的鹫鸟和啼叫的猿猴,以及天香四溢的桂花,我曾在那里寻找幽深的意境。
轻柔的阴云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看着南峰的阳光和北峰的云彩变换。
两座塔在秋天的露水中挺立,早晨的钟声清冷地送走霜气。登高望远。
沙路上白茫茫一片,海门则是青翠的颜色。大地幽静,天空辽阔,水声如鸣泉,山风如琴音。
空荡的屋檐,半空中聚集了远方的景色,倚着栏杆,黄昏的色彩与云层齐平。
夜晚的千岩万壑中,明月高悬,逆风跨过仙鹤,吹奏起笙歌。

注释

碧尖:青翠的山尖。
挹:汲取, 拾取。
遥岑:远处的山峰。
舞鹫:飞翔的鹫鸟。
天香桂子:形容香气浓郁的桂花。
轻阴:轻盈的阴云。
南峰:南方的山峰。
双塔:两座塔。
溯风:逆风。
跨鹤:骑跨在仙鹤上。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其九》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描绘了两座山峰的壮丽景色和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象。"碧尖相对处,向烟外、挹遥岑",开篇即展现出山峰对立,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山的峻峭与深远。"舞鹫啼猿,天香桂子,曾去幽寻",通过描绘动物和植物,传达出山中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轻阴易晴易雨,看南峰、淡日北峰云",写出了天气变化的多变,峰间的对比也富有诗意。"双塔秋擎露冷,乱钟晓送霜清",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塔影与钟声增添了静谧与历史感。

"登临望眼增明",表达了登高望远带来的开阔视野。接下来的"沙路白、海门青",以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出沙滩和海水的对比,给人以辽阔之感。"地幽天迥,水鸣山籁,风奏松琴",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之声比作音乐,生动展现了山川的和谐之美。

"虚楹半空聚远,倚栏干、暮色与云平",描绘了夜晚登高所见,栏杆边的景色与天际的云层相接,显得深远而宁静。最后两句"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以月光、风声和仙鹤的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峰的自然风光,以及登高所体验到的天地之大、万物之妙,充满了浓厚的山水诗意。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初肥。

正短棹轻蓑,牵筒荇带,萦网莼丝。依稀。

岸红溯远,漾仙舟、误入武陵溪。

何处金刀脍玉,画船傍柳频催。芳堤。渐满斜晖。

舟叶乱、浪花飞。听暮榔声合,鸥沈暗渚,鹭起烟矶。

忘机。夜深浪静,任烟寒、自载月明归。

三十六鳞过却,素笺不寄相思。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七)柳浪闻莺

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

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谁紬。

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

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扁舟。缆系轻柔。

沙路远、倦追游。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偏忧。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

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四)雷峰落照

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

看满鉴春红,轻桡占岸,叠鼓收声。帘旌。

半钩待燕,料香浓、径远趱蜂程。

芳陌人扶醉玉,路旁懒拾遗簪。郊坰。未厌游情。

云暮合、谩消凝。想罢歌停舞,烟花露柳,都付栖莺。

重闉。已催凤钥,正钿车、绣勒入争门。

银烛擎花夜暖,禁街淡月黄昏。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平湖秋月

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

看翠阙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沧茫。

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

彷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明珰。净洗新妆。

随皓彩、过西厢。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

鸳鸯。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

十二栏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