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蓼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蓼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与思考。
首联“丛丛开遍白蘋洲,水驿天涯到处秋”以“白蘋洲”为背景,描绘出一片片蓼花在洲上绽放的场景,同时点明了季节的变换,秋天的气息弥漫在水边的驿站,渲染出一种辽远而寂寥的氛围。
颔联“孤鹜落霞还共映,清江濯锦自争流”进一步展开画面,孤鹜(野鸭)与落霞相互映衬,清江中的锦鲤争相游弋,动静结合,色彩鲜明,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颈联“含辛讵识风人意,清怨难禁越国愁”转而抒发情感,诗人似乎在感叹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暗喻自己或他人在世间的苦楚,难以理解古人(风人)的内心世界,也难以摆脱对远方(越国)的忧愁,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
尾联“耐可吴山枫叶落,乱红一样送行舟”以吴山的枫叶落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伤,乱红(飘落的枫叶)如同送别行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离别与时间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