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三十首(其六)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弹奏着禁止传播的曲子,感觉音调十分困难,筝上的玉柱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
记得皇帝曾经称赞过,常常因为下车时就先让我弹奏这首曲子。

注释

筝:古代弦乐器,类似今天的古筝。
禁曲:不允许公开演奏的曲子,可能是宫廷专用或有特殊意义的乐曲。
玉柱:筝上的装饰物,也用于调整弦的音高。
旧处安:原来设定好的位置,指筝的弦柱被移动了。
君王:此处指皇帝。
曾道好:曾经说过好听,即受到皇帝的赞赏。
下辇:下车,古代皇帝出行乘坐的车辆称为辇。
得先弹:得以首先弹奏,表示诗人曾受皇帝的特别恩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涯的《宫词三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皇宫音乐之美好的一种怀念和无奈。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这两句通过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的演奏来描绘出一幅皇宫音乐失落的图景。“禁曲”指的是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演奏的音乐,这里的“觉声难”表明这种美妙的声音现在已经很难听到。而“玉柱皆非旧处安”则意味着曾经支撑起这些音乐的环境——也就是宫殿中的玉柱,现在都不复存在,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这两句回忆起过去帝王对这种音乐的赞赏,以及诗人自己在车驾之中(“下辇”指的是乘坐皇家车辆)能够最先演奏这些美妙曲调的往事。这不仅是对个人荣耀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变迁无常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2)

王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 籍贯:太原
  • 生卒年:764~835

相关古诗词

宫词三十首(其七)

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宫词三十首(其八)

宜春院里驻仙舆,夜宴笙歌总不如。

传索金笺题宠号,镫前御笔与亲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宫词三十首(其九)

永巷重门渐半开,宫官著锁隔门回。

谁知曾笑他人处,今日将身自入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宫词三十首(其十)

春风帘里旧青娥,无奈新人夺宠何。

寒食禁花开满树,玉堂终日闭时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