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哭张启东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的是对友人张启东去世的哀悼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逝者才华未展、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间深厚情感的回忆。
首句“留滞值时危”描绘了张启东在动荡的时代中滞留不得志的情景,暗示了他生前遭遇的艰难与不公。接着,“高才合数奇”一句,既赞美了张启东的卓越才能,又暗含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愤慨。
“相看戎马日,送尔国门时”两句,通过描述两人共度的艰难岁月和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江汉孤舟远行的景象,以及秋风中鸿雁的迟缓,都增添了哀伤的氛围,象征着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谁知当日泪,不是为生离”一句,点明了诗人并非因普通的生离而落泪,而是因为好友的离世而感伤,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亡友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