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寄堂士渊文契

凉风动秋叶,惊鹊翻庭树。

散帙读遗书,寒灯照疏雨。

冥探玄妙理,应得发归趣。

寸心常湛如,虚明自呈露。

依依林木昏,隐隐星河曙。

寄谢希颜徒,悁勤保贞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读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凉风动秋叶”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开篇,暗示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惊鹊翻庭树”,通过鸟儿的惊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

“散帙读遗书,寒灯照疏雨”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专注阅读的场景中,寒灯下,细雨稀疏,读书人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仿佛与外界隔绝,只余下心灵与文字的对话。这种情境既体现了读书的乐趣,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知识的执着。

“冥探玄妙理,应得发归趣”则表达了作者深入探索学问奥秘的决心和对回归本真生活的向往。在追寻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智慧,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寸心常湛如,虚明自呈露”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内心如同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真实的自我,没有丝毫遮掩。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纯净心灵的向往。

“依依林木昏,隐隐星河曙”描绘了夜色渐退,晨光初现的景象,林木在晨光中显得更加清晰,星河也在黎明时分逐渐隐去。这一转变象征着从黑夜到光明的过渡,寓意着从沉思到觉醒的过程。

最后,“寄谢希颜徒,悁勤保贞素”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期许,希望他们也能坚守初心,保持纯洁的品质。全诗通过对秋夜读书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絓月轩

灵境閟空寂,云门入中峰。

玩奇事幽赏,因得相过从。

方以静中趣,共忘尘外踪。

攀登散情性,语笑谐心胸。

萧条林木昏,群物生秋容。

暝色半潭雨,寒声双涧松。

行吟送落叶,归思闻疏钟。

莲社有佳约,东林期再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和林范伯琴与诗韵

凉露滴草木,微风散衣冠。

閒将石上琴,遥向山中弹。

苍苍水云起,瑟瑟枫叶乾。

初月照秋夕,长松连夜寒。

寄言赏音者,知遇良独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秋日同诸公登清泠台

灵峰起千仞,高台郁岑寂。

烟萝穷攀登,林谷恣探历。

凭高一长啸,顿觉万缘息。

长江天际来,茫茫去无极。

黄花点醉衣,落叶满行迹。

万籁送天声,连山起秋色。

更听白猿啼,东林澹将夕。

形式: 古风

山水

谷口日耽幽,閒云闭岩扃。

烟林积空翠,坐见群山青。

适意调桐丝,洗心期道经。

以兹对名迹,无乃俱忘形。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