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台

石鞭东海秦王误,台筑通天汉武痴。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难知。

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

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罗绕典的《通天台》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描绘秦始皇的石鞭误指东海和汉武帝筑台求仙的神话,展现出帝王们的痴心妄想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首句“石鞭东海秦王误”寓言了秦始皇的妄想与无知,次句“台筑通天汉武痴”则刻画了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痴迷。接下来,“青史茫茫人并逝”感慨时光荏苒,历史人物淹没在浩渺的史册中,“碧空渺渺事难知”进一步强调了往事如烟,难以追寻。

颈联“秋风盘冷铜仙露,夜月机虚织女丝”借景抒情,通过秋风中的铜仙台上露珠凝结和夜月下的织女机杼空悬,象征着昔日繁华已逝,仙迹难觅。尾联“他日金茎和泪折,茂陵荒草夕阳迟”以哀伤的笔调展望未来,想象昔日辉煌的金茎(可能指承露盘)如今只能伴随着泪水折断,而茂陵(汉武帝陵墓)周围已是荒草丛生,夕阳西下,更显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载体,表达了对过往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历史无常的深沉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和人文情感。

收录诗词(8)

罗绕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坝道中见稻

我本耕田夫,戴笠湘山曲。

饭稻羹河鱼,江乡习淳俗。

自从官长安,冠冕苦拘束。

疏懒弃蘋蓑,奔忙逐华毂。

回望旧家山,林烟隔空谷。

秋雨稼云黄,春风秧水绿。

间阔儿时事,神驰渺幽独。

此行出都门,沿途纷菽粟。

惟少红莲稻,难夸农足谷。

有如听筝琶,尚未聆豪竹。

何意过松林,佳境豁心目。

香叶舞翩翩,疏花散芬馥。

粒重欲垂头,泥深犹没足。

行将筑高廪,秋成欣鼓腹。

吾侪牛马走,糊口营饘粥。

常临乞米书,强窃代耕禄。

铅椠果何功,风尘徒逐逐。

何时十亩间,稳古三间屋。

稼圃日潇洒,农书夜披读。

言师苦县师,知足可无辱。

形式: 古风

留坝道中见桑

古称桑者闲,树依五亩宅。

矧兹阻岩疆,鼠壤无间隙。

不毛偶抛荒,夫里布谁责。

王政首躬桑,雍岐有遗泽。

奈何蚕织休,颓俗尚难革。

近闻贤使君,劝种加详覈。

除害拟拔茶,兴利求衣帛。

沃若藉人工,森然疏地脉。

想见春风和,绿阴遍阡陌。

鸣鸠故故啼,桑女交催迫。

叶坠行篮轻,枝攀罗袖窄。

入簇蚕堆红,剪纸蛾飞白。

茧成大如瓮,丝牵络盈尺。

茅屋竹篱间,纬车声络绎。

窃比《葛覃》诗,浣濯服无斁。

嗟我走风尘,碌碌惭逢掖。

愿作广大裘,难集千狐腋。

何日效棉薄,经纬手亲擘。

裁法絮以仁,体和情悦怿。

共庆春台登,庶免祁寒厄。

怪他诸葛公,成都私八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曹太保行

男儿不能杀贼立功牖下老,陶土沈埋空草草。

雁塞龙堆边月寒,广牧英名迹如扫。

马革归魂破庙存,士女犹谈曹太保。

噫嘻太保心似铁,仗剑秦关眼流血。

有明末造半尘土,誓挽日车回覆辙。

发迹始辽左,转毂经河汾。

虫沙卷地地无色,忠义薄天天不闻。

咄哉南原役,争传太保死。

城上白旗悬,貔貅因封豕。

横矛跃马突飞出,一鼓幺么歼水涘。

首功三万六千六,大树将军徒尔尔。

南箕贝锦太纷呶,荐牍枉劳张御史。

惟闻士民语,军中有一曹。

威名满天下,西贼心胆摇。

尔时大曹小曹并烜赫,直与韩范功同高。

湫头镇前大星殒,援绝粮空势齑粉。

太保请行目眦烈,生戴吾头愧延颈。

靴刀巷战血淋漓,白日无光照幽愤,从此中原事尽非,君王手诏泪沾衣。

鸰原憔悴忻州失,驹齿摧残杏岭围。

一门碧血流青史,九十九泉空落晖。吁嗟乎!

松山哀,梅花岭,前代忠奸久同尽。

二臣档子尚烟销,百战奇功更灰冷。

云中遗裔近衰微,栌栱荒凉秋草肥。

何当旧史南狐笔,重写关西破贼碑。

形式: 古风

斋中读书

孝标昔辨命,流落多愤辞。

邅迦十年间,才地良可悲。

人生贵达志,富贵非我思。

仰观苍天云,舒卷任汝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