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履安下第归明州四首(其三)

昔闻高贤心,登用乃滋惧。

张罗网四海,章满公车路。

逆旅占扫人,荷甑有不顾。

何至企同时,起家但词赋。

远大论乐生,荣名宜少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全大震所作的《送万履安下第归明州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万履安落第归乡的感慨与勉励之情。

首句“昔闻高贤心,登用乃滋惧”,诗人回忆起过去听说的那些高贤之士,他们通过努力最终得以施展才华,为国效力,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畏惧。这里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友人万履安的期许与鼓励。

接着,“张罗网四海,章满公车路”描绘了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激烈竞争,如同在广阔的天地间撒下了捕捉英才的罗网,无数学子为了进入官场而奋斗,使得公车之路(指科举考试之路)上挤满了求取功名的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普遍认同和参与热情。

“逆旅占扫人,荷甑有不顾”则以形象的比喻,将旅店中的清扫人员比作那些在科举道路上被忽视或放弃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拥有才能,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机会。这里流露出对底层人士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何至企同时,起家但词赋”表达了对万履安未能如愿及第的惋惜,同时也鼓励他不必过于追求同时代的荣耀,而是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比如词赋创作,以此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最后,“远大论乐生,荣名宜少慕”则是对万履安的劝导,希望他能够放眼未来,追求更长远的目标,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时的荣誉与名声。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0)

全大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万履安下第归明州四首(其四)

礼称重其死,余生殊味寡。

内亏罔极义,外负金石雅。

自献七见则,饮泣辇毂下。

君来颇复同,报罢惜董贾。

起舞春风颠,侘傺空自写。

区区将母情,尔我一致也。

水西丈室地,会有比肩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酒坛峰歌

山峰隗俄矗一个,我受其朝如受贺。

太常修斋殊少日,曲部新拜尚书大。

将无其下即糟丘,安置风流酒人座。

峰下会起黄公垆,峰前试唤刘白堕。

嗟我中年苦酣放,那能咄咄书空坐。

隐几醄酕万古醺,横窗酩酊千春过。

不妨自作醯鸡目,取便亦宜葛巾涴。

砭耳双柑逐众携,埋身一锸随方荷。

卧销游丝并白日,醉向湘灵同楚些。

却笑咿吾闭户生,尚无邻眼来窥破。

形式: 古风

京口访王翼明遂辱三山之约

金沙舳舻千万艘,孤舟夜惊江怒号。

朝登浮图触鳌背,神仙不来为我曹。

城西故人有王大,散步寻之正愁坐。

指天画地感慨同,相怜不异淮阴饿。

汝家亦有三山乎,若醉莫怪全生粗。

登临原是丈夫事,还期努力麒麟图。

形式: 古风

古意

相逢牛饮去,夜见斗芒寒。

钓叟虹为线,屠家铁作肝。

千金酬死易,一掷报恩拚。

世上螬蜍辈,何曾挂舌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