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海外孤岛在清朝时期的境遇,以"海外孤悬一弹丸"起笔,形象地比喻国家在世界版图上的孤立位置。"百年圣泽自衣冠"则赞美了清朝前期的文治武功,但随后笔锋一转,"突惊瀛岛更尘劫"表达了对甲午战争的震惊和对战乱的忧虑,"真见金人泣露盘"借用了金人的典故,形容敌人的嚣张和国耻的深重。
"技尽娲皇天莫补"暗指国家力量无法弥补战败的创伤,"冤沉精卫海难乾"进一步强调了复仇之志的艰难,这里引用了精卫填海的神话,寓意着民族的坚韧不屈。最后,"可怜剩水残山地,父老犹思撼岳难"描绘了战后凄凉景象,以及人民对恢复国家尊严的深切期盼,即使面临困境,仍怀有改变现状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