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处自然

清净真功,无为大道,自然体用惺忪。

先天灵物,元本在吾胸。

南北东西相会,慧眸开、论甚朦胧。

壶中景,水生玉虎,火内长金龙。

祥光敷宇宙,三田丹秀,八脉神通。

且披蓑顶笠,有似渔翁。

阐出玄玄妙趣,劝人人、气养和冲。

同修炼,功成行满,相逐赴仙宫。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修炼清净之道,遵循无为的大原则,自然而然地体验身心清醒。
先天的灵性之物,根本就在我心中。
无论南北东西,智慧的目光开启,讨论的事物模糊不清。
壶中的景象,水中有玉虎显现,火中则有金龙生长。
吉祥的光芒普照天地,三田(人体能量中心)丹气繁盛,八脉神通广大。
暂且披上蓑衣戴上斗笠,仿佛渔翁一般。
揭示出深奥的玄妙道理,劝导每个人修养气息,使之平和充盈。
共同修炼,功成名就,一起前往仙境。

注释

清净:没有杂念的纯净。
无为:顺应自然,不强求。
惺忪:清醒而略带迷糊。
先天:原始的,天生的。
元本:根本,源头。
胸:内心。
慧眸:智慧的眼睛。
朦胧:模糊不清。
壶中景:象征性的景象。
玉虎:象征力量或吉祥。
金龙:象征智慧或活力。
祥光:吉祥的光芒。
三田:人体能量中心。
神通:超自然的力量。
蓑:蓑衣。
笠:斗笠。
渔翁:隐居或逍遥的人。
玄玄:深奥的。
妙趣:奇妙的道理。
气养和冲:修养气息,保持平和。
功成:修炼成功。
行满:功德圆满。
仙宫:仙境。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处自然》是一首表达修道心境与境界的词作。词中,作者以"清净真功,无为大道"开篇,强调了修炼的清净与顺应自然的原则。他进一步指出,内在的先天灵性潜藏于心胸,通过智慧的洞察("慧眸开、论甚朦胧"),理解宇宙的奥秘。

"壶中景,水生玉虎,火内长金龙"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生动的修炼场景,象征着内在能量的觉醒和提升。接下来,词人描述了修炼带来的祥瑞之光普照天地,以及身体各部分("三田丹秀,八脉神通")的和谐运作,形象地展现了修炼者与自然的合一。

词人以渔翁的形象自比,表示他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他倡导人们修炼气功,保持平和("气养和冲"),共同追求仙道。最后,词以"功成行满,相逐赴仙宫"收尾,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修行成功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修炼身心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示同流

修行之士,莫要浮憢。十方饮膳难消。

试看锄田日午,汗滴禾苗。

匙饭百鞭何啻,诳他人、休望天饶。

还省悟,觉寒毛耸耸似水浇。

若要不还口债,挨潇潇洒洒,寂寂寥寥。

常处常清常静,莫犯天条。

大慈大悲心起,助真功、夺取仙标。

归蓬岛,享天厨,珍馔琼瑶。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萧]韵

满庭芳.立门户内持

全真门户,清净根源。住行坐卧归元。

日用时时擒捉,意马心猿。

常行无憎无爱,便施恩、先复雠冤。

下手处,炼冲和修补,有漏之园。

瑞气祥光深处,收神水,徐徐自没潺湲。

红锦蛇儿虽小,闲视灵鼋。

两般混成一物,现元初、性月团圆。

恁时节,礼重阳师父太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立誓状外戒

专烧誓状,谨发盟言。遵依国法为先。

但见男儿女子,父母如然。

水除气财酒色,弃荣华、戒断腥膻。

常清静,更谦和恭谨,无党无偏。

布素婪耽度日,饥寒后,须凭展手街前。

不得贪财诳语,诈做高贤。

常怀慎终如始,遇危难、转要心坚。

如退道,愿分身万段,永镇黄泉。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冰雪亭题晏子礼

瑞霭浮浮,祥氛冉冉,卷帘缟夜幽光。

清奇峻洁,有类布浓霜。

恰似山侗内景,琼花绽、玉蕊芬芳。

瑶瑛结,连城宝气,璀璨射圭璋。

何须沉与麝,自然馥郁,不比寻常。

见银蟾吐耀,斡运圆方。

姑射真人放浪,弄风行、玉佩玎珰。

胎仙现,白云深处,恣意饮琼浆。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