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野色随墟落”,以自然之色随着村落的轮廓缓缓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江皋烟景饶”一句,点明了地点在江边,烟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远村明晚烧,高岸没春潮。”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远处村庄的炊烟与近处江岸被春潮淹没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览镜芳年去,援毫藻思销。”诗人通过镜子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已逝,拿起笔墨,却感到灵感消散,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琴书苦行役,不敢问渔樵。”诗人自述在忙碌的生活中,即使喜爱琴棋书画,也无法摆脱奔波劳碌,甚至不敢向渔夫樵夫这样的隐士询问生活的真谛,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向往自由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