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迹少欢思,中宵影自娱。
劳生常鹿鹿,即事每乌乌。
到枕江声近,闻钟夜气孤。
因怀旧游伴,犹忆故人无。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江流日归海,客心常与东。
神游越枝外,目断吴云中。
激荡水石响,凄晦草木风。
渺躯乏丰羽,辗转逐惊蓬。
一别西蠡道,五过馆姓宫。
繁华不足悼,逝景何匆匆。
幸有涧栖约,还悲川岭重。
蕙荣倘不歇,迟我春山空。
邅回达长夜,欢宴时耿耿。
层城匪追越,广陌交驰骋。
挥觞送白日,流连逐光景。
修轩俯河梁,落月度帆影。
剪烛未及短,别离甫在顷。
林猿向晨悲,露鹤入宵警。
寸襟隔千里,端忧各延颈。
长此空中书,泪下如縻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