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

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

心交赠宝刀,小妇裁纨素。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陇头水》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陵所作,通过描绘陇头流水的急促与险峻,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别之情,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壮阔的自然景象交织的意境。

首句“陇头流水急”,以“急”字点明了陇头流水的特点,既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也暗示了行人的艰难与匆忙。接着,“水急行难渡”进一步强调了过河的不易,为后文的离别情感埋下伏笔。

“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两句,将视线从水面上移至两岸,暗示了人物活动的空间范围,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地点可能就在这些地方。隗嚣营和酒泉路,既是地理名词,也暗含了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的象征。

“心交赠宝刀,小妇裁纨素”则转入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宝刀和纨素,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的赠物,宝刀可能寓意着勇敢与忠诚,而纨素则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细心。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时间之长以及主人公身份的变化。从“别家久”到“戎衣今已故”,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经历了战场的洗礼,身份由平民转变为军人,最终又回归家庭,经历了一段复杂的人生旅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与归家的主题,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与深刻哲思。徐陵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使得这首《陇头水》成为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39)

徐陵(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 生卒年:507~583

相关古诗词

秋日别庾正员诗

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镳。

朔气凌疏木,江风送上潮。

青雀离帆远,朱鸢别路遥。

唯有当秋月,夜夜上河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采桑

罗敷试采桑,出入城南傍。

绮裙映珠珥,丝绳提玉筐。

度身攀叶聚,耸腕及枝长。

空劳使君问,自有侍中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走马引

骢色表连钱,出冀复来燕。

取用偏开地,为歌乃号天。

权奇意欲远,躞蹀势难前。

本珍白玉镫,因饰黄金鞭。

愿酬刍秣宠,千里得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曲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

丛星不似珠帘色,度月还如粉壁光。

从来著名推赵子,复有丹唇发皓齿。

一娇一态本难逢,如画如花定相似。

楼台宛转曲皆通,弦管逶迤彻下风。

此殿笑语长相共,傍省欢娱不复同。

讶许人情太厚薄,分恩赋念能斟酌。

多作绣被为鸳鸯,长弄绮琴憎别鹤。

人今投宠要须坚,会使岁寒恒度前。

共取辰星作心抱,无转无移千万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