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慢/喜迁莺.鹿鸣宴作

雁塔题名,宝津朌宴,盛事簪绅常说。

文物昭融,圣代搜罗,千里争趋丹阙。

元侯劝驾,乡老献书,发轫龟前列。

山川秀,圜冠众多,无如闽越豪杰。

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

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

芳月素娥情厚,桂华一任郎君折。

须满引,南台又是,合沙时节。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在雁塔题名,宝津宴会上,这是士大夫常谈论的盛事。
文物繁盛,圣明时代广泛搜罗人才,各地人士争相奔赴京城求取功名。
地方长官鼓励,乡间老人献上诗书,出发时龟甲前列以示吉祥。
山水秀丽,官员众多,但无人能及福建、越地的英雄豪杰。
他们的姓名写在红色纸上,报喜的帖子用金色装饰,每个人都带着胜利的消息归来。
他们骑着骏马,手持芦鞭,喝得微醺,身佩蓝色绶带,在雪中吹笛。
中秋佳节,月色如霜,嫦娥深情,任由才子们采摘桂花。
举杯共饮,南台又逢合沙节,正是欢庆之时。

注释

雁塔:古代名胜,学子登科后题名处。
宝津:古代皇家园林。
簪绅:官员或士绅。
丹阙:红色宫阙,指京城。
元侯:地方高级官员。
乡老:乡间长者。
发轫:开始旅程。
龟前列:以龟甲占卜吉兆。
闽越:古地名,包括福建和浙江南部。
豪杰:杰出人物。
红纸:喜庆的红色纸张。
泥金:用金粉装饰。
芦鞭:用芦苇做的马鞭。
蓝绶:蓝色的官印绶带。
桂华:桂花,象征月亮。
郎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南台:古代官署名。
合沙:古代节日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场面,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的豪迈气派和热闹景象。开篇“雁塔题名”、“宝津朌宴”,可见活动地点宏伟壮观,环境优雅。接下来,“盛事簪绅常说”表明这是一次重大盛会,而“文物昭融”则暗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

中间部分“圣代搜罗”、“千里争趋丹阙”,展示了宴会的隆重和参与者们的迫切心情。"元侯劝驾"等句,描绘出贵族或官员们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老百姓献上书信的热烈场景。

“山川秀”、“圜冠众多”,则是对自然风光和参与者形象的赞美。而“无如闽越豪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后半部分,“姓标红纸”、“帖报泥金”,表现出信息传递的快速和紧急。"喜信归来俱捷"则透露出人们对好消息回来的急切心情。而“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则是宴会上豪华场景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宴会的奢侈和热闹。

最后,“芳月素娥情厚”、“桂华一任郎君折”,诗人借用美好景象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祝愿。"须满引"、"南台又是",暗示了宴会的持久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而“合沙时节”则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季节。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生活热爱与审美追求的一面。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次聪父韵

花阴如坐木兰船。风露正娟娟。

翠盖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飞涎。

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

携取一枝同梦,从他五夜如年。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感皇恩(其一)寿

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锦绣肝肠五千卷。

出逢熙运,早侍玉皇香案。禁涂扬历遍,纡宸眷。

安养老成,十年萧散。天要中兴相公健。

生朝开宴,长是通宵弦管。藕花香不断,南风远。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四)寿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浓自天遣。

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拥笙歌夜深院。

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寿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谈笑雍容万钟贵。

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壮岁青云自曾致。

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谢公须再为,苍生起。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