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和李泰叔见菊有感》。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联“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时光匆匆的画面,黄菊尚未完全绽放,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流转。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扬雄以饮酒自娱,杜甫则以忧国忧民的愁思著称。这里将两位文人的情感状态与诗人的自我投射相结合,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隐的愿望。解绶意味着辞官,浮杯则是指在水边饮酒,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尾联“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点明了诗题中的“新亭”,并以“秋兴”呼应上文的秋日景象。潮信随月色回,既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这一联以景结情,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海公即次元韵

早游诸方见佛祖,若能开口便相许。

长爱当时王老师,不开粗言反细语。

大道逍遥本不遐,青天万里孤鸿举。

比来多病卧环堵,低头不茹亦不吐。

上座何为相示来,龙驹岂烦伯乐顾。

更须归去造丈室,擎拳便是诸魔路。

形式: 古风

方池

森森古木荫方池,池上秋来一夕知。

坠叶沉波青彻底,倚栏无事看鱼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上天竺

平生未省人间乐,老去惟求世外闲。

它日终当断家事,篮舆蓬舸访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走笔奉酬正夫即次元韵

乐府古有行路难,但悲白发怜朱颜。

时命多向贤才悭,诘屈不平万世间。

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颖官已瘝。

中心忽忽惓且烦,不如归去江海闲。

要悬大刀数抚镮,何陋九夷与八蛮。

自顾鄙性疏且顽,谁能随时事黠奸。

从来多病筋力孱,正当落魄卧深山。

敝庐数椽粗可跧,安居里巷锁重关。

终日无人践茅菅,冠带不修衣袂黫。

高歌一曲舞云鬟,比邻有酒时见颁。

春风秋月与我闲,夜静佩玉鸣珊珊。

高人逸士或往还,蓬舟自访来前湾。

行歌红药与香兰,已憎俗物近尘寰。

一身萧然念早鳏,髭须憔悴半已斑。

谁能更问秃与鬝,旦听溪水声潺潺。

强来为吏腰少弯,幸读君诗锦绣篇。

相望郁郁何可删,君岂久居五两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