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是山林士,非因失志馀。
儿童知稼穑,猿鹤近诗书。
曙色浮沧海,春风满太虚。
固穷须学力,不敢废经锄。
这首诗名为《郊外隐居》,作者为宋代诗人薛嵎。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山林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首句“自是山林士”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他选择在山林中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次句“非因失志馀”则暗示他的退隐并非因为仕途失意,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
接下来,“儿童知稼穑”描绘出田园生活的淳朴,连儿童都懂得农事劳作,显示出诗人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亲近。而“猿鹤近诗书”则以动物为友,寓言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保持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
“曙色浮沧海,春风满太虚”两句,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开阔心境,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最后,“固穷须学力,不敢废经锄”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厄中也要坚持学习和劳动,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薛嵎作为隐士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自然、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深刻理解。
不详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馀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九斗峰前太乙临,星辰亦监此时心。
楼高不碍光芒入,坐久忽惊风露深。
千古圣贤书里见,吾身学问性中寻。
夜窗勤苦追先哲,名字何分昔与今。
自入孤山咏,梅花最识诗。
喜逢吟苦友,共此岁寒期。
曙色雪初霁,暗香春未知。
前村风景别,祇是爱茅茨。
春半数风雨,水村增晓寒。
不辞蓑笠重,自觉起居安。
隔雾山疑失,占晴础未乾。
可怜桃与李,无语受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