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访景元隐居

接席生徒静不哗,先生燕坐岸巾纱。

清明门外新垂柳,寂寞篱边旧种花。

争云问字扬雄宅,或是饭牛颜阖家。

长安道上红尘客,得似闲居阅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拜访隐居之士的场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接席生徒静不哗”,生动地刻画了隐居之所的宁静氛围,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隐士追求的精神世界。接着,“先生燕坐岸巾纱”一句,通过描述隐士的悠闲姿态,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清明门外新垂柳,寂寞篱边旧种花”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反映了隐士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柳树的新生与花朵的绽放,既是季节更替的标志,也是生命活力的象征。

“争云问字扬雄宅,或是饭牛颜阖家”则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两句分别引用了扬雄和颜阖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探索和生活智慧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隐士精神的敬仰。

最后,“长安道上红尘客,得似闲居阅岁华”将外界的繁忙与喧嚣与隐居生活的平静与安详进行对比,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与魅力。这里的“阅岁华”不仅指岁月的流逝,也暗含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体验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访友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知识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西湖

波光一碧净无瑕,杨柳芙蓉紫翠加。

岸岸楼台围绮丽,船船歌管载繁华。

苏堤北去岳王冢,葛岭西来贾相家。

富贵功名总如梦,孤松岁岁自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有怀陈三秀才

丹穴翩翩紫凤雏,几年文彩照江湖。

观光上国吴公子,屏迹南园楚大夫。

自古荆山无弃玉,只今沧海有遗珠。

秋风定卜重相见,出处悠悠得细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别杨巡检之官嵊县

西陵渡口发征鞍,去旆萧萧二月寒。

云淡蘼芜连驿路,雪晴鸂䳵落沙滩。

客怀尽向尊前遣,山色宜多马上看。

莫向剡溪怀旧事,从来高士寄微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术者林易东

倾盖凉风落日边,多情谈命复谈玄。

山林谁是青云器,湖海还寻白社缘。

杨子才高终老守,贾生年少更超迁。

穷通自古真由分,此语从人莫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