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
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情景,通过借月为烛、将霞作帘来表达其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物质贫乏的自嘲与无奈,以及对于那些过分追求金钱的人的讽刺。
夕借月光作为照明,晨用彩霞作室内的装饰,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然而,“犹言贫到骨”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物质条件的清醒认知,即便是如此简朴的生活,也难免被外界视为极度贫困。
最后一句“不悟取伤廉”,则是在批评那些贪图不义之财的人,他们虽然获得了金钱,但却在道德上受到了损害。这里的“廉”指的是廉洁,意味着这些人因为贪婪而失去了自己的清白。
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不同生活态度的深刻观察。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水与高崖有底冤,相逢不得镇相喧。
若教渔父头无笠,只著蓑衣便是猿。
莫爱悬崖万丈高,只工险峭作风涛。
看来一一生窠眼,解与行人著过篙。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
不看新月初三夜,却觅当时旧玉环。
只道真阳天下稀,不知清远亦幽奇。
攀崖下照龙湫水,细咏东坡老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