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籁鸣哀起翠条,撩人心绪涨秋潮,仙源回望转无聊。
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愁山怨水一身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以风声和翠绿的枝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风籁鸣哀起翠条",诗人通过风声的凄凉和翠条的摇曳,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感伤情绪。"撩人心绪涨秋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如同秋潮般起伏不定。
"仙源回望转无聊",诗人站在仙源(可能指仙境或理想之地)回头眺望,却感到更加空虚和无趣,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失落。接下来的"去去莫教重顾影,行行何必更停桡",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过多沉湎于过去的影子,前行的路上不必过于停留,表达了决心向前的决心,但又带着淡淡的忧愁。
最后的"愁山怨水一身遥",以山水象征着前方未知的困难和内心的愁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而遥远的旅程。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愁、人生感慨的词作,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不详
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
几番海燕传书到,道烽烟,故国冥冥。
忍消他,缘醑金卮,红萼瑶簪。
牙旗锦帐风光好,奈万家闺梦,凄入荒砧。
血沃平芜,可堪废垒重寻。
生怜野火延烧处,遍江南,草尽红心。
更休谈,虫化沙场,鹤返辽阴。
清明烟雨浓,上巳莺花好。
游侣渐凋零,追忆成烦恼。
当年拾翠时,共说春光好。
六幅画罗裙,拂遍江南草。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
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
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
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
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