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此诗描绘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之景。开篇“新晴物物有春意”,画出一幅春日明媚、万物更新的图景。“正值一阳来复时”则点明时间,是指太阳的光热开始回暖,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的回归。
“变化无穷俱是易”,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万物更新、生生不息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接受变迁的态度。这里的“易”字,可以理解为《易经》中所蕴含的变化哲学,即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最后,“探原密处起乾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认识。这里“探原”意味着探求事物的本源,寻找万物之根;“密处”指的是那些不易为人所见、深藏的道理;“起乾知”则是说通过对这些深奥之处的理解,诗人才得以领悟到乾卦(即《易经》中的天卦)的智慧,即宇宙间的至高无上的真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春回大地的美好描绘,也透露出作者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宇宙规律的认识。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依然红日照窗楣,还是去年消息时。
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
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贵躬行。
翠盖亭边春色归,还来把酒及开时。
坐无车公欢意少,犹得风前读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