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抱清斋太瘦生,雪眉霜鬓使人惊。
游僧久住同衣食,畜鹤长随识性情。
土?逼床身煖活,纸窗烘日眼晶明。
此心应与山俱静,不是深山养不成。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赠西山老僧》,描绘了一位清修的老僧形象。首句“老抱清斋太瘦生”刻画了老僧年事已高,坚持简朴生活,身形消瘦;“雪眉霜鬓使人惊”则通过白眉和白发,表现了他的年迈和修行的岁月痕迹。
接下来,“游僧久住同衣食”表达了诗人对老僧接纳他人的宽厚,他们一同生活,共享衣食;“畜鹤长随识性情”则通过老僧饲养的鹤,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性格的淡泊与通透。
“土?逼床身煖活”描绘了老僧居住环境的简朴,即使床边泥土垫地,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纸窗烘日眼晶明”则写出了老僧在阳光照射下的明亮心境,眼睛明亮,精神焕发。
最后两句“此心应与山俱静,不是深山养不成”,点明了老僧内心的宁静并非仅因身处深山,而是源于长期的修行和内心的修为,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定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老僧的清修生活和淡泊情怀,也传达出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敬仰和向往。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一个仙舟竹叶风,不知南北与西东。
世人若欲追行迹,或在长安酒市中。
班里当歌让早名,临觞一曲使人惊。
板回促拍翻新调,丝引余腔转慢声。
萱草泥融蚯蚓细,桃花风悄栗留生。
白头重洗青春耳,不向何戡数渭城。
书枕悠悠自小康,何须断送脚尘忙。
屏心云气山开画,树里檐声雨满堂。
名利可怜鸡有肋,神仙秖累鼠拖肠。
时时具酒招邻曲,閒与桑麻较短长。
药杯香炷与温存,养病功夫要闭门。
布被拥寒书作枕,纸窗催曙水临轩。
枫生赧色知霜辱,蕉负争心共雨喧。
物性人情静观得,得来还欲费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