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三吴中怀古十六韵

万里江连蜀,千山水占吴。

地形分楚塞,舟路控闽隅。

西北京华远,东南王气无。

未为勾践入,先是子胥殂。

国破重泉恨,天迷兆庶呼。

黑烟宗庙废,红艳美人驱。

旧战储宫尽,新加太宰诛。

誓言江北死,羞面角东途。

假偾尸犹泊,教悬骨未枯。

堕钗残玉燕,穿墓得金凫。

苑树深行鹿,阊门迥噪乌。

夜阴生越绝,秋色遍姑苏。

群邑空遗迹,山川是废图。

六朝人已去,三国事应殊。

欲下金陵泣,还为建业吁。

伤心此时意,狂乞赖麻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张祜三吴中怀古十六韵》,通过“万里江连蜀,千山水占吴”开篇,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色,引出对历史的追思。接下来的诗句“地形分楚塞,舟路控闽隅”,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西北京华远,东南王气无”,对比了西京与东南的景象,表达了对繁华与衰败的感慨。“未为勾践入,先是子胥殂”,引用历史人物勾践和伍子胥的故事,暗含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国破重泉恨,天迷兆庶呼”,直接点明了国家破败、人民哀怨的主题。“黑烟宗庙废,红艳美人驱”,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旧战储宫尽,新加太宰诛”,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誓言江北死,羞面角东途”,表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牺牲。“假偾尸犹泊,教悬骨未枯”,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堕钗残玉燕,穿墓得金凫”,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摧残。

“苑树深行鹿,阊门迥噪乌”,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人类社会的动荡。“夜阴生越绝,秋色遍姑苏”,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秋天的萧瑟,进一步渲染了怀古的氛围。“群邑空遗迹,山川是废图”,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过去的怀念。“六朝人已去,三国事应殊”,总结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欲下金陵泣,还为建业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哀悼与对未来的忧虑。“伤心此时意,狂乞赖麻襦”,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稳定的强烈向往。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岳州徐员外云梦新亭二十韵

泽国连荒徼,津亭揭上游。

飞栏控干马,却住压坤牛。

滉漭吞何处,青苍别几州。

黑天三伏里,红日五更头。

树失湘潭发,山明楚塞沤。

舜巡初此去,禹凿向南休。

白气都为晓,清光别是秋。

雨行神女过,云降帝妃游。

接鉴凌星斗,褰帘就月钩。

草烟凝夜思,花露滴春愁。

近渚延沙湿,中壖小岛浮。

竹寻诸洞遍,石占一泉幽。

日复上山顶,波连归客舟。

招魂宋馀恨,吊死屈何投。

臣子悲迁斥,王孙念去留。

林当藏汉道,兵昔益巴丘。

缚将高皇策,烧船太祖羞。

星霜人自变,江汉事长流。

胜景离方绝,功符坎德优。

还因望京意,歌咏为皇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投陈许崔尚书二十韵

重镇压华戎,恩威达圣聪。

泰山高不让,沧海阔难穷。

接物欢盈貌,安民术在衷。

旱天云出水,霜野鹗抟风。

东土承殊渥,南方著显功。

瑞呈须是凤,畋获必非熊。

令下齐军仵,诗传入帝宫。

春行膏雨降,夜仰德星丛。

翰苑推词敏,台庭揖道崇。

才周儒学外,礼厚笑谭中。

吏理今廉度,文章昔马融。

行凭孤竹立,诺为一言终。

揭槛楼台耸,加笾海陆丰。

俯移青玉案,高挂绿沉弓。

大幕宾名瑀,长裾客姓冯。

耻为狂狷者,强厕滑稽雄。

马足虚行地,鞭头漫画空。

无能甘画虎,失趣奈雕虫。

死叹身何处,生嗟命不通。

聊当问詹尹,犹许诉明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酬房子客郊居六韵

三亩田东竹一墟,习家深处自安居。

每逢山简能骑马,长羡王弘不卖鱼。

南国烟帆低晚岸,北林霜叶堕寒蔬。

郡中旧指贤哉巷,门外多来长者车。

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已知每事能携酒,同倚阊门四槛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观潮十韵

泯泯顺为回,泙泙逆是来。

草微淹泽莽,沙涨积云堆。

不止灵威怒,当凭俗力推。

夏天江迭雪,晴日海奔雷。

近落痕犹浅,初平势渐开。

舟惊浮浩渺,石看打崔嵬。

鸟下愁滩没,人行畏岸颓。

鼓风连涵澹,值洑更旋回。

进退随蟾魄,虚盈合蚌胎。

何妨俾巨浸,为尔济川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