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洋洋者舟,汎彼中流,于渚于洲。
思其可思,知其可知。其逝勿追,其来勿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杕柏寄傅钦之(其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洋洋者舟,汎彼中流,于渚于洲。” 这几句以一艘大船在河流中自由航行为镜头,以此象征人生的旅程。这里,“洋洋”形容水势浩瀚无边,也暗示了生命的广阔与深邃。而“汎彼中流,于渚于洲”则描绘船只在河中的自如姿态,无论是在急流(渚)还是平缓之地(洲),都能顺应自然。
接着,“思其可思,知其可知。”表达了人对于生命、宇宙的思考与理解是有限的。这里强调了人类知识的边界,也隐含着对超越常识认知的追求。
最后,“其逝勿追, 其来勿期。”则是在告诫读者,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必过分追寻,对于未来的事物也不必过度期待。这个观点体现了古人对于顺应自然、顺应时势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船只航行和人类思考极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哲学思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为常见,它强调了人的生命活动应该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宇宙规律有着深刻的体认和接受。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彼郁者兰,生于幽涯,其叶菲菲。
君子爰处,爰处爰嬉。靡适弗宜,忘其渴饥。
彼杕者柏,生于崇峦,其叶丸丸。
君子爰处,爰处爰游。匪忧勿忧,其乐休休。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邦家之光,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瞻彼南山,有椐有栩。维叶湑湑,君子之燕。
清酒有藇,壶樽有楚。酌言赐之,命之釂之。
上下以序,君子万年。永绥兆民,受天之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