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悲翁

弱龄轻日月,迈景想神仙。

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

黄金弃砂砾,劬心鍊丹铅。

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

流光不我与,白发盈华颠。

杖策出门去,十步九不前。

归来对妻子,尘灶午未烟。

干时乏计策,退耕无园田。

霜蒲怨青松,逝矢恨惊弦。

巳矣复何道,吞声赴黄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思悲翁》,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时的无奈与哀愁。首句“弱龄轻日月”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自信与不羁,视日月为寻常。然而,“迈景想神仙”又反映出他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感慨时光荏苒,过去的岁月无法追回,未来的希望也只是自我怜悯。诗人以“黄金弃砂砾,劬心鍊丹铅”比喻自己曾试图通过炼丹寻求不朽,但最终如同抛弃了珍贵的黄金,只留下辛苦。

“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进一步表达了追求理想而不得的失落,像是在坚硬的石头中寻找水源或在深渊中寻找失落的剑,皆是徒劳无功。诗人感叹“流光不我与”,时光无情地流逝,使他头发斑白,步履蹒跚。

“杖策出门去,十步九不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年老力衰,行动迟缓,甚至犹豫不决。回到家中,面对“尘灶午未烟”的冷清景象,更显孤独。他感叹“干时乏计策,退耕无园田”,在动荡的时代里,没有谋略,连退隐的田园也无处可寻。

最后两句“霜蒲怨青松,逝矢恨惊弦”借物抒怀,表达对世事变迁的哀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深感无路可走,只能“吞声赴黄泉”,带着无尽的悲伤和遗憾走向生命的终点。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从青春理想到老年无奈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圣人出

圣人出,临万方,赤若白日登扶桑。

阴灵韬精星灭芒,群氛辟易归大荒。

晻暧寒谷熙春阳,枯根发茁畅幽藏。

潜鱼跃波谷鸟翔,花明草暖青天长。

青天长,圣人寿,北斗轩辕调气候。

北辰中居环列宿,八风应律九歌奏,圆方交格神灵辏。

圣人出,阳道开。亿万年,歌康哉。

形式: 乐府曲辞

钓竿

斫竹作钓竿,抽茧作钓丝。

沧洲日暖波涟漪,绿蒲茸茸柳叶垂,钩纤饵香鱼不知。

石鳞激水溪毛动,玉燕回翔竿尾重。

大鱼入馔腮颊红,小鱼却放渊沄中。

更祝小鱼知我意,长逝深潭莫贪饵。

形式: 乐府曲辞

思美人

雨欲来,风萧萧。披桂枝,拂陵苕。繁英陨,鲜叶飘。

扬烟埃,靡招摇。激房帷,发绮绡。中发肤,憯寂寥。

思美人,隔青霄。水渺茫,山岧峣。云中鸟,何翛翛。

欲寄书,天路遥。东逝川,不可邀。芳兰花,日夜凋。

掩瑶琴,闲玉箫。魂睘睘,心摇摇。望明月,歌且谣。

聊逍遥,永今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楚妃叹

江汉扬波六千里,上有巫山矗天起。

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

闻道秦兵下武关,君王留连犹未还。

山深不见章台殿,汨罗冤泪空潺湲。

尚忆前王好驰逐,宫中美人不食肉。

回狂作哲须臾间,至今相业归孙叔。

楚宫无复如昔人,况有神女如花新。

悲来恨新还忆故,谁能断却巫山路?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