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四十五)

桂树生高岭,扬芬散天风。

濯濯甘露滋,泠泠被芳丛。

托根既得所,众卉羞与同。

幽兰独何为,憔悴荆棘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四十五)》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首句“桂树生高岭”以桂树生长在高山之上,象征其高洁品质。次句“扬芬散天风”则写出桂树散发出的香气随风飘散,弥漫天空,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濯濯甘露滋,泠泠被芳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树在甘露的滋养下,枝叶繁茂,花香四溢,周围的花草也因此受益,显得生机勃勃。“托根既得所”表达了桂树找到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显示出其坚韧和适应力。

然而,接下来的“众卉羞与同”却透露出一种对比,其他花草因桂树的出众而感到羞愧,暗示了桂树的卓尔不群。最后,“幽兰独何为,憔悴荆棘中”以兰花在荆棘中的憔悴状态,反衬出桂树的荣耀,揭示了诗人对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桂树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困境中坚守者深深的敬意。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四十六)

楚夫重鸱夷,诧作丹穴翘。

鴳飞东南至,文羽不见邀。

一鸣旭日升,再弄律吕调。

箫台有练实,去去翔遐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感寓(其四十七)

世人竞功利,志得靡暂宁。

邴生事薄游,匆匆怀兰馨。

游心不滞物,泛若浮云轻。

岂徒漆园傲,百世同高情。

形式: 古风

感寓(其四十八)

微禽变淮海,流光迁惊湍。

人生岂不化,徒结千载欢。

昔为金虎台,今见荆棘攒。

碧海不可蹈,紫关邈难攀。

谁邀大丙驭,去觅无穷山。

形式: 古风

君子行

君子励苦节,恒在造次间。

造次苟不念,履霜成冰坚。

邪蒿岂不美,恶木岂不繁。

虽劳亦不息,虽饥亦不餐。

顾此夙尚乖,浊泾溷清澜。

胜母里不入,朝歌邑还辕。

往哲有明戒,君子防未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