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四十五)》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首句“桂树生高岭”以桂树生长在高山之上,象征其高洁品质。次句“扬芬散天风”则写出桂树散发出的香气随风飘散,弥漫天空,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濯濯甘露滋,泠泠被芳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树在甘露的滋养下,枝叶繁茂,花香四溢,周围的花草也因此受益,显得生机勃勃。“托根既得所”表达了桂树找到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显示出其坚韧和适应力。
然而,接下来的“众卉羞与同”却透露出一种对比,其他花草因桂树的出众而感到羞愧,暗示了桂树的卓尔不群。最后,“幽兰独何为,憔悴荆棘中”以兰花在荆棘中的憔悴状态,反衬出桂树的荣耀,揭示了诗人对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桂树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困境中坚守者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