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晦宰南安(其二)

此邑曾为掾往还,昔云优易近彫残。

士嗟前辈风流远,吏苦专人月解难。

琴以道鸣宁择地,篙如手妙岂愁滩。

竹湖亲授侯心印,不比他时事上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送子晦宰南安(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子晦即将前往南安任县令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为官之道的期许与赞赏。

首联“此邑曾为掾往还,昔云优易近彫残”表达了对子晦过往经历的回顾,既有在官场的忙碌与往来的频繁,也有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与凋零。这里通过对比昔日的优裕与现在的艰难,暗示了官场的不易与挑战。

颔联“士嗟前辈风流远,吏苦专人月解难”则进一步点明了对子晦的期望。士人们感叹前辈风范已远去,而官员们则苦于处理各种难题。这里既是对前辈风范的怀念,也是对子晦能够继承并发扬前辈精神的期待。

颈联“琴以道鸣宁择地,篙如手妙岂愁滩”运用比喻,将为官之道比作弹琴和驾船,强调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能够从容应对困难。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子晦为官智慧与能力的信任与期待。

尾联“竹湖亲授侯心印,不比他时事上官”则是对子晦即将到任的鼓励。竹湖亲授的心印,象征着子晦将得到真正的指导与支持,不同于以往在上级官僚面前的从属关系。这里表达了对子晦能够独立自主、自信从容地面对新职位的祝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晦过往经历的回顾、对其为官之道的期许以及对其即将面临的挑战的鼓励,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场智慧与能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子晦宰南安(其三)

紫帽山前墨绶新,此行一喜异于人。

公车荐口多诸老,便邑怡颜奉二亲。

伯氏横经如共室,吾儿学制不为邻。

书邮见说无三舍,细大相规莫厌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方持叟见寄一首因悼后村

鹤发荒三径,溪干久赋归。

人皆笑金帚,子尚记蓑衣。

笃学藏书富,工吟信笔挥。

多情惭眷眷,入手觉辉辉。

鸾棘方娱侍,鹏程待奋飞。

讲经融有帐,进酒贺无帏。

底是锋相拄,应怜带减围。

新知虽可乐,故友渐俱非。

忽忽缠悲绪,茫茫恨化机。

何时吊乌石,有泪湿渔矶。

此老真基杖,遗文半掖扉。

苏梅今孰是,谁复识邻几。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初八早枕上作

新种梅家萼绿华,缘渠关念似痴家。

不知青叶朝何似,展转残更听过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读敬箴作

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

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

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

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