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伏虎寺

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

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宿伏虎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禅境。首句“山僧伏虎后”暗示了山中修行者已经成功降伏了内心的猛虎,达到了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无虎亦无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灵的状态,既无外在的威胁,也无自我执念,只有自然与禅意。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通过“古雪”和“明星”这两个意象,展现出寂静的夜晚,只有人的足迹和明亮的星光引导着修行者的禅修之路,如同佛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着智慧与指引。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乌鸦的叫声回荡在千涧之中,月光洒落,而古老的藤蔓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增添了神秘与深远的意味。

最后,“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表达了诗人对禅修最高境界的理解,即在峨眉山峰下的简朴榻席上,他领悟到了超越世俗的至高智慧,达到了内心的极乐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禅意于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老坪

我行绕山腰,不复睹山足。

我行陟山脊,又不见山腹。

故知天下奇,了不形起伏。

古台倚轩辕,阴洞閟鬼谷。

长老尔何人,青眉坐垂目。

冥以化诸有,破冻满寒绿。

灏灏鸣细泉,森森抽短竹。

行客断糗粮,煮雪佐茶粥。

上睇迷濛中,层岭蔽阳复。

只恐芒鞋穿,将投长老宿。

形式: 古风

华严中顶

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

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

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

波远天四空,骋望极寥廓。

水画嘉阳田,云抹成都郭。

晴霞亘如练,千里气参错。

顾兹本非顶,虚中无倚著。

乃知大峨心,万象此开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忠州禹庙

涂山万古郁苕峣,禹庙临江更系桡。

殿上鼓钟三峡动,夜来风雨百灵朝。

天开黑水澄秋霁,云起黄龙卷暮潮。

自锡玄圭崇黻冕,空岩竹柏和《萧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高唐观

朝云暮雨自高唐,宋玉微辞讽楚襄。

岂谓骚人真弟子,祇将词赋媚君王。

千秋文藻归残梦,八月天河落晓霜。

惆怅荒台寻不得,郢门烟树郁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