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宿伏虎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禅境。首句“山僧伏虎后”暗示了山中修行者已经成功降伏了内心的猛虎,达到了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无虎亦无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灵的状态,既无外在的威胁,也无自我执念,只有自然与禅意。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通过“古雪”和“明星”这两个意象,展现出寂静的夜晚,只有人的足迹和明亮的星光引导着修行者的禅修之路,如同佛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着智慧与指引。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乌鸦的叫声回荡在千涧之中,月光洒落,而古老的藤蔓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增添了神秘与深远的意味。
最后,“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表达了诗人对禅修最高境界的理解,即在峨眉山峰下的简朴榻席上,他领悟到了超越世俗的至高智慧,达到了内心的极乐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禅意于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