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熊伯通

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

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

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

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寄熊伯通》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以南山的雄伟之势开篇,九叠山峰直插云霄,其间长松挺拔,庇护着幼小的松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成长与庇护的主题。

颔联“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转而描述了太平观的美景以及传说中的谪仙在此栖息的情景,体现了对理想生活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颈联“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秋风轻拂石径,带来早秋的凉意;泉水从云根落下,消散了夏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尾联“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表达了诗人对熊伯通的深厚情谊,希望在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中,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心灵深处默契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再用霄字韵

豁然披雾睹青霄,沛若为霖洒旱苗。

身逐归云朝傃洞,心随流水暮萦桥。

人情不用相轻重,物理从来互长消。

器业如公合廊庙,伫闻尺一有嘉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初伏夜坐

露坐已侵夜,炎威犹未收。

何言百虫噪,无故一星流。

苦渴须浆解,微凉以扇求。

颁冰是今日,堆玉想神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池上作

寂历人初定,逍遥物已齐。

夜凉天似水,月在小桥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午眠

雨荡炎天气,风生乔木阴。

清凉一枕睡,胜得万黄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