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熊伯通》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以南山的雄伟之势开篇,九叠山峰直插云霄,其间长松挺拔,庇护着幼小的松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成长与庇护的主题。
颔联“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转而描述了太平观的美景以及传说中的谪仙在此栖息的情景,体现了对理想生活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颈联“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秋风轻拂石径,带来早秋的凉意;泉水从云根落下,消散了夏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尾联“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表达了诗人对熊伯通的深厚情谊,希望在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中,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心灵深处默契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