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方行所作的《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诗人通过描绘吴越之地的钱塘江,聚焦于历史人物伍子胥和越王勾践的故事,展现了江潮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描绘了钱塘江的雄浑气势,仿佛江水分开吴越两地,涛声如雷,千年不息。接着,诗人借伍子胥之典故,"子胥不作忠臣死"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忠诚无果的惋惜。

"勾践终非霸主材"则以勾践为例,指出即使他最终复仇成功,也不代表他具有成为霸主的素质,暗含对勾践仅凭一时胜利而忽视长远的批评。诗人感慨"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时光荏苒,个人老去,但江山依旧壮丽,诗人重游旧地,心境有所变化。

最后两句"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提到伍子胥的遗物,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同时也寓言江潮的流转,寓意世事如梦,人生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钱塘江潮为背景,融合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英雄落幕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4)

方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方国珍子。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襟度潇洒,善谈名理,好读书。有《东轩集》

  • 字:明敏
  • 籍贯:元台州黄岩

相关古诗词

送殷文学之关中

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随声教向关中。

百年礼乐今重见,万国车书喜会同。

泰华云开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时太史瞻星地,应说奎光聚井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杨柳词二首(其一)

韶华无限暗中消,摇荡春光几万条。

却怪晚来风定后,雪花飞满赤栏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杨柳词二首(其二)

曲江南陌乱垂烟,勾引春风入管弦。

惆怅几枝憔悴尽,与人长系别离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美人图

白玉帘开露气浮,芙蓉花近紫金钩。

《阳春》一曲无人识,空拂银筝下翠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