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阁宜供天人师,檀香三尺博士为。
阮公施香孰施字?徐公字似萧梁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系列中的第二百一十三首。诗中,诗人将阁楼比喻为供奉天人之师的神圣之地,选用檀香三尺,暗示了尊崇与高洁。接着,诗人以阮公和徐公为例,提出疑问:谁是那个施放檀香的人,阮公的“施”字隐含着奉献之意,而徐公的“字”则被比作萧梁碑上的书法,意指其字迹优美,如同古代碑刻般传世。整首诗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和设问,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学问的敬仰之情。
不详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瑰癖消沉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
金灯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读汉书。
皇初任土乃作贡,卅七亩山可材众。
媪神笑予无贫法,丹徒陆生言可用。
似笑山人不到家,争将晚节尽情誇。
三秋不陨芙蓉■,九月犹开窅窳花。
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
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