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铜研滴是莘田二丈遗物

曾伴仙人泣露盘,渭城波远墨池宽。

器经沐浴皆前泽,席接威仪亦古欢。

海岳易庵名并重,丹铅点笔气犹寒。

青山知己今埋骨,清泪蟾蜍滴未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汉铜研滴是莘田二丈遗物》由清代诗人朱景英所作,通过对汉铜研滴的描绘,寄托了对先贤的缅怀之情。

首联“曾伴仙人泣露盘,渭城波远墨池宽”,以仙人泣露盘的典故起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以渭城波远、墨池宽广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暗示了汉铜研滴的历史久远和文化价值。

颔联“器经沐浴皆前泽,席接威仪亦古欢”,通过“器经沐浴”、“席接威仪”的描述,展现了汉铜研滴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礼仪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高雅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颈联“海岳易庵名并重,丹铅点笔气犹寒”,将汉铜研滴与海岳并提,强调其名声之重,同时以“丹铅点笔气犹寒”描绘出研滴在书写时的温度与情感,体现了其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独特魅力。

尾联“青山知己今埋骨,清泪蟾蜍滴未乾”,以青山为知己,表达对逝去先贤的深切怀念,而“清泪蟾蜍滴未乾”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永恒,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汉铜研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更蕴含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225)

朱景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 字:幼芝
  • 籍贯:湖南武陵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病榻见月

入秋频看月,今夜动西风。

圆魄不改色,林柯振若空。

匡床无寐后,残漏苦吟中。

举似维摩诘,机锋尔许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南园古榕歌

绿阴覆地天宇黯,蛟虬攫拿风雨撼。

南园榕植自何年,照眼苍然不容揽。

昔闻此境最荒昒,历志四裔罕载笔。

澎湖岛仅见隋书,传说毗舍耶放怫。

蜑人鳀人一种耳,割牛皮地红夷徙。

倭奴郑寇互终始,吹起腥风溅海水。

不解榕也于兹阅凡几,龙汉灰馀尚如彼。

我往官长溪,曾见榕构屏。

顷来鸿指园,又见支梁形。

中间榕城奔走亦数数,那如此榕近我几塌青濛冥。

或言榕松篆隶字本通,或言榕以不材天年终。

不见五大夫受秦时封,龙鳞错落状岂同。

材大难用古所恫,讵与纷纷众木争海棕。

诋諆为榕雪,纰缪为榕剖。

树老宜为神所守,灵异不数龙城柳。

榕兮榕兮于汝动古怀,一日再拜舍汝谁为侪。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五夜

露气尊前白,家山梦里青。

岁时忆荆楚,潮汐讯沧溟。

一水蒹葭溯,中年丝竹听。

无端度良夜,寂历绿莎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郊早行(其一)

板桥步步接平堤,掩映朱阑草尚萋。

苦忆前春湖上路,朝烟无际柳丝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