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博浪鼓山

宦辙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

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

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

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奉兹的《又过博浪鼓山》描绘了诗人远离仕途,行迹至偏远之地的情景。首句“宦辙迢遥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公务繁重,离家远行,似乎难以回归的无奈。次句“频来绝境趁斜晖”则写出了他在日暮时分频繁造访这荒僻之地,流露出孤独与坚韧。

第三、四句“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运用夸张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险峻,仿佛连天地都被压低,石头似乎要直插云霄,显示出博浪鼓山的雄奇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未知的探索。

第五、六句“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通过马匹的嘶鸣和独自驻守的旌旗,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军人般的威严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虽然身处艰难,但能有这样的经历,也算是一种难得的荣幸,对于别人的评论(可能是指他因长期在外而略显消瘦),他并不介意,反而以此为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性格和豁达的胸怀。

收录诗词(13)

陈奉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相岭

相岭行多异见闻,朝来新霁昨雰雰。

素辉细裹千林冻,赤气微含百变云。

旬日返归夸列子,残年高卧忆匡君。

阴山老马余知道,会逐骅骝立战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康观察于睢宁风虎山建周忠武将军祠二十韵

胜国亡无待,将军死即休。

乾坤空百战,河岳独千秋。

入伍知兵法,观时料王忧。

长蛟除岂尽,细柳备何由。

南八无完指,严颜有断头。

臣心犹一木,世事已浮沤。

共命鸾皇奋,全躯狗彘偷。

降笺争纳贼,厉鬼不忘仇。

妻氏传蒙古,家山著锦州。

本兼捐马革,遑复记狐丘。

荡水岳祠旧,解梁关祀修。

招魂有凡例,数典尚旁搜。

风虎标新境,乡人说故侯。

须眉存画轴,骨肉谱方陬。

此地知深恋,陪京不远求。

高皇有陵寝,先世且田畴。

立庙逢观察,为文表僻幽。

河云承大树,睢水荐寒流。

孤冢犹存代,仙踪或遇留。

歌诗将侑享,应识往来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大蓬山次前韵

人声寒在涧,云气落当岑。

明日定山雪,一家惟石阴。

疲嘶从吏马,饥坐晚林禽。

闻道棉收薄,无衣卒岁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百丈关

东南一尉属兵曹,洞达重门树色高。

天拥群峰开棨戟,日临寒水偃弓刀。

山中蜀铁输船满,市上秦声得酒豪。

骑马从容揽形胜,千年戍柝亦须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