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明叔黎君献

日月何奄忽,雪霜凄以霏。

朔风直北来,百卉萎华滋。

念此岁云暮,之子系所思。

缅昔携手好,欢会及良时。

含情无以喻,中夜理朱丝。

哀音振林木,繁响逐云移。

齐心领高唱,自谓无人知。

合离在俛仰,风波不可期。

双龙乖羽翼,各在天一涯。

袖中有瑶草,芳洁将遗谁。

报尔加餐食,慰我长渴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名为《寄梁明叔黎君献》。诗中描绘了岁月匆匆、季节更迭的景象,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回忆起与友人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日月何奄忽,雪霜凄以霏”,以日月迅速流逝、雪霜凄冷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季节的变换,引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朔风直北来,百卉萎华滋”描绘了凛冽的北风带来严冬,百花凋零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的残酷。

诗人随后转入对友人的思念:“念此岁云暮,之子系所思。”在岁末之时,诗人思绪万千,对远方的友人充满了深深的挂念。接下来的“缅昔携手好,欢会及良时”,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

“含情无以喻,中夜理朱丝”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在深夜弹奏琴弦,寄托自己的情感。接下来的“哀音振林木,繁响逐云移”,通过音乐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最后,“齐心领高唱,自谓无人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心意相通,即使无人知晓,也愿意在音乐中寻找共鸣。“合离在俛仰,风波不可期”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数,即使朋友间曾经心意相通,未来却难以预料。

“双龙乖羽翼,各在天一涯”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友人比作分隔两地的双龙,表达了分离的痛苦和对重逢的渴望。“袖中有瑶草,芳洁将遗谁”则以瑶草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想要赠予美好事物的愿望。

“报尔加餐食,慰我长渴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希望友人能健康饮食,以此来安慰自己长久以来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同诸子饮欧华玉湖上草堂因与子建伯乔二子荡舟观海尽兴而返得清字

清穹飘商风,凉露皓以盈。

林薄有爽气,日夕悠然生。

新鸿遵渚唳,玄蝉含风鸣。

主人眷嘉赏,高宴敞湖亭。

中怀既以惬,一石且未倾。

百年亦何常,胜会在良朋。

况此秋色好,澄潭映空清。

荡桨纡枉渚,弭棹薄寒汀。

抚景欢无斁,揽胜意俱停。

日落理返楫,舍舟林月明。

晤言华堂下,痛饮忍独醒。

形式: 古风

赠姚约(其一)

有鸟名长离,耀彩东南涯。

灵文焕初日,九苞以自奇。

遐瞩遍中土,悠悠当何依。

岂无野雀林,托处非所宜。

峨峨千仞冈,上有椅桐枝。

迢迢沧海隔,厉翮起高飞。

朔风凄大壑,顾侣相追随。

会当际朝阳,振响以来仪。

形式: 古风

赠姚约(其二)

郁郁南山松,亭亭千空青。

结根既以固,天籁自为鸣。

雨露不成滋,冰雪莫为零。

鸾凤朝暮栖,虬龙宛自惊。

匠石构明堂,思采以作楹。

作楹非不好,无乃彫吾贞。

谁识入地脂,已作千岁苓。

形式: 古风

三子诗何襄武

何生我懿亲,童稚肩相比。

令德奋鸿响,识曲听其旨。

既壮历周览,所遇无知己。

寥寥天壤间,落落竟复尔。

无乃眷吾徒,慷慨一相视。

及此理素业,含情各自媚。

荡涤喻中怀,愿言不朽事。

古道日以夷,谁复能察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