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翛然一逸民,山郭往来频。
乞药从贫士,传方自异人。
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叹息市中客,谁知百岁身。
此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与世无争,频繁出入于山城之间。他不仅向贫穷的农夫求取草药,还从奇人那里学习独特的医疗技艺。在自然之中,他采集野兔,烹煮山涧中的香莼,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忙碌于尘世的世人发出深沉的感慨,感叹他们难以理解隐士那超越百岁的精神世界。整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对比手法,展现了隐逸与世俗生活的不同面貌,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生长白云岩,仙书宿所探。
千金方不惜,百草味俱谙。
采药行山外,藏身住市南。
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
昔日京华古,同君直玉庐。
蛾眉宁见妒,樗散自知疏。
佩印紫薇署,垂纶沧海鱼。
为农吾已矣,作吏子何如。
去谒河南尹,期收幕下勋。
地当分陕处,官是古参军。
闲就繁台宴,晴瞻嵩岳云。
诸公谁不爱,怒喜定随君。
自笑如山木,何言是国琛。
一丘幸有托,百事已无心。
敝褐寒增絮,新诗病懒吟。
非君重交好,谁念碧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