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氏昆弟二十韵

城南两佳士,英躔名硉矹。

相之妙才具,玉笋班中阙。

胡为彯长缨,去去事輗軏。

举之登词坛,龙虎榜未揭。

归循南陔兰,不使芳馨歇。

胸中蟠五车,一一思英发。

有中清庙瑟,审声知度越。

我来贰银菟,接袂俱墨发。

情期胶漆坚,门受车马谒。

笔阵几鏖战,君盈我先竭。

别来勤相思,十日倏飘忽。

迟明蒙嚣尘,毕景迈崷崒。

跻高怯肩舆,挹秀欣拄笏。

泉清甘著齿,岩幽冷萦骨。

西风涌波澜,极望际溟渤。

是中三神山,缥缈云出没。

问津旧乘槎,引舟今舍筏。

俛首倾缥瓷,独醉径兀兀。

起看天宇开,诗成走邮卒。

归欤及中秋,高楼共嘉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此诗《怀李氏昆弟二十韵》由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城南两佳士,英躔名硉矹”以“城南两佳士”开篇,点明了怀念的对象,同时以“英躔名硉矹”形容其才华横溢,名声显赫。接下来的“相之妙才具,玉笋班中阙”进一步赞扬了他们的才能卓越,如同玉笋般在文坛中占据一席之地。

“胡为彯长缨,去去事輗軏”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其未来事业的关切。“举之登词坛,龙虎榜未揭”预示着友人将大展宏图,但还未在文坛上留下显著成就。

“归循南陔兰,不使芳馨歇”描绘了友人回归故里,继续散发才华,不让芬芳消逝的情景。“胸中蟠五车,一一思英发”赞颂了他们丰富的学识和不断迸发的才华。

“有中清庙瑟,审声知度越”以比喻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清庙中的瑟,声音高远,超越常人。“我来贰银菟,接袂俱墨发”描述了自己与友人在文学道路上并肩前行,共同创作。

“情期胶漆坚,门受车马谒”表达了深厚的友情,门前常有访客,体现了他们的影响力。“笔阵几鏖战,君盈我先竭”展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激烈竞争与互相激励。

“别来勤相思,十日倏飘忽”抒发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迟明蒙嚣尘,毕景迈崷崒”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自己在尘世中的孤独与追求。“跻高怯肩舆,挹秀欣拄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欣赏。

“泉清甘著齿,岩幽冷萦骨”描绘了清澈的泉水和幽静的岩石,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西风涌波澜,极望际溟渤”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是中三神山,缥缈云出没”暗示了理想中的仙境,与现实形成对比。“问津旧乘槎,引舟今舍筏”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俛首倾缥瓷,独醉径兀兀”描绘了独自饮酒的场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自我陶醉。

“起看天宇开,诗成走邮卒”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冲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归欤及中秋,高楼共嘉月”则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成长与理想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宿广润寺书伦上人灵云庵

宝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谈。

千岩状秀蹑风磴,万竹含翠藏云庵。

西来指柏本无著,一见悟桃须再参。

登临已是秋欲半,霜叶枝头才两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摘星岭

披山凿道何崄巇,上摘星汉摩虹霓。

七襄终日往曾问,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驭已排萝蔓去,下车不复烟云迷。

举头此际长安远,愿借六翮凌丹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交翠亭(其一)

三十年中事,鸾栖筑小亭。

寒声长新箨,清閟拂疏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交翠亭(其二)

水转前时绿,山浓远处青。

重来勤问讯,此别记秋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